焦学生素养 践行教学发展
——2024年温州市直属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学新样态,推动温州市高中教学素养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11日下午,温州市直属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高中部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由温州市市直西片区大组长陈文翀老师负责主持,温州市信息技术教研员金万莲老师全程与会,西片区市直信息技术教师来我校参与活动,东片区市直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听评课、研讨和专题讲座。
活动1 同课异构——公开展示课
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池梦茹
来自温州十四高中的池梦茹老师以一个寻找缺失扑克牌的任务作为导入,探讨如何快速解决缺失的牌问题。通过归类和索引的方法,利用数组来模拟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引导学生集中关键问题,以优先考虑扑克牌缺失的数字,不考虑花色作为任务一,从而导入可以使用“桶”的思想来处理这种类型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需要多少个桶?桶内数据如何表示?桶的索引和牌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逐步递进让学生明白数组“桶”在这个问题中主要作用,形象化地以备桶、装桶、倒桶模拟实现寻找过程,触类旁通,仅考虑花色不考虑数字。两者情况结合一起进行综合性处理寻找缺失扑克牌的问题,进而总结“桶”的其他应用,例如:统计出现次数、存在性分析、桶排序等。
池梦茹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关键的计算机科学概念,还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有效地缩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 周锦章
本校高中周锦章老师采用了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记忆训练游戏——“记忆翻牌”,来激发学生们对编程逻辑的兴趣。,学生们首先以玩家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观察、分析、记忆运用,体验游戏规则及运行机制,引导学生从玩家的角色转变为创作者,剖析“记忆翻牌”游戏背后的编程逻辑。创设问题:如何存放牌面?这个问题直接引导学生们进入到数组的应用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数组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是编程中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尝试将牌面转化为虚拟的数组元素,理解数组的索引、创建、增加等基本操作。学生在完成创建牌面数组之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判定翻开的两张牌,启发学生设计出合理的算法来判断两张牌是否相同,并达成程序实现目标。
周锦章老师通过这种互动式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数组的应用,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编程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2 评课交流
短暂休憩过后,开始课堂点评交流活动。首先,由两位授课老师分别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自我分析,池老师讲解了寻找扑克牌教学设计两个步骤,应用“桶”的思想快速解决查找问题。周老师阐述了记忆翻牌游戏的代码实践三个过程,着重于学生学情,目的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数组并能进行相关的运用。
市直西片区大组长陈文翀老师首先对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承担本次教研活动做出感谢,也表扬了我校信息技术组老师的努力和工作能力。接着他对展示课做出点评:两位老师通过逐步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掌握基础算法。通过扑克牌游戏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组和算法的思想,有整体设计层层递进,也有注重基础算法的落地,为学生提升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提出宝贵的建议:对于关键问题的分解更加细致,算法教学还有其他方式来实现,比如:代码类比法等。接着,柯水平、李科等老师也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课堂教学优点进行肯定,也针对教学中的细节和过程设计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整个环节,所有老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讨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
活动3 专家讲座
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吴思民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案例分析与应用》的专题讲座。吴老师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新的变化,强调了人工智能相关原理在后续的教学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吴老师以预测空气质量为例,用通俗简化后的损失函数给我们描述预测函数斜率的变化过程,如何由不准确的分类函数,逐步通过数据训练和迭代斜率接近空气质量的临界模型,让在座的老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迷雾散去,真相大白,即使是人工智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繁杂高端,一线老师也是能快速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本运算模式。
吴老师接续给我们介绍了:前馈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等模型,打开老师们对于人工智能世界的了解。吴老师列举了K-近邻算法、梯度下降算法等多个案例,将这些案例可作为展示模型训练过程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设计算法的步骤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活动4 活动总结
在本次教研活动接近尾声时,温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金万莲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教研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总结。金老师细致地回顾了本次教研中两节公开课的亮点和教学过程,她强调了情境创设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要紧扣教学的本质,教学设计环节中要秉承“层层递进”的原则, 要将过程性教学与结果性评价紧密结合,以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金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强调所有教师应加快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应用步伐。她期待着更多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经过优化后能够被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老师鼓励在场的教师们将本次教研活动中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此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温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持续进步。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市级重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落下帷幕之际,金老师再次向我校表达了衷心的感激之情。不仅肯定了我们学校为这次教研活动所做出的辛勤努力和精心准备,也对我们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专业能力表示了赞扬。
在场的其他教育同仁们,也纷纷表示了对我校举办此次市直属活动的支持和认可。他们表达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机会,将更多的市级教研活动安排在我们学校举行,以便于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这些积极的声音不仅是对我校正在蓬勃发展的教育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鼓舞和激励,让我们更加坚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我们的校园将会成为学术交流和教育创新的热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温州学子,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周锦章
4月12日